不知道在这个月头时你有没有被这张网红照片刷屏了?
这位来自清华大学的精神小伙凭借高超的车技,无与伦比的专注力,为网友诠释什么叫用生命在“内卷”,成了今年当之无愧的卷王...(危险动作,同学们不要学)
后来人家出来解释说只是开着电脑让程序加载完..
清华学霸都这样见缝插针了,其他人岂不是要24小时通宵学习?所谓“不怕别人比你优秀,就怕比你优秀的人还比你更努力” 。
于是,“内卷潮”就这样风风火火掀起来了。
1、幼儿园内卷浪潮
到底啥是“内卷”?
内卷这一词原本是被拿来描述那些主动996/007的社畜们,意思就是拿生命投入工作。而现在内卷已经逐渐蔓延到学生群体里——拼了命学习。
现在这种现象已经蔓延至教育领域各个角落,就连幼儿园都躲不过。对于这种光明正大发生的事儿,广大家长们称之为“鸡娃”。
只要你在启蒙或学习群里聊到如何鸡娃,你准能炸出不少志同道合的妈妈们——
从胎教到启蒙,从早教兴趣班到幼小衔接,从小学奥数到英语补习班、兴趣辅导班,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家长鸡不到。
这个时候,“内卷”就已经从幼儿园开始扎根萌芽。
难道孩子们需要在幼儿园里就开始发奋图强吗?不,这事儿可能会提早发生...
比如你家娃要在2020年上幼儿园,那就算他是个闪电侠都躲不开这个问题——
ok,假设不需要担心户口的问题,但如果他想要去优秀的幼儿园,那你可能要在他出生的那一刻就得先排队了..
一线城市的幼儿园越优质,排队现象就越可怕,比如上海蒙特梭利这类高级幼儿园,基本都要排一年以上的队。
但是!成功排上队了还不行,你还得等待抽签摇号,且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类优质幼儿园的中签概率已经远远低于北京摇车牌的概率...
拿到号=拿到幼儿园入场券,且慢,这只是入场券,接下来孩子还有面试和考试。
于是刚断奶两三年的娃就需要面对幼儿园的入学考试,他除了要认知、会常识,可能还要会掌握算术和外语。
比如香港幼儿园,它的面试恐怖程度就跟现代年轻人海投面试一样,导致家长们只能全面撒网坐等中奖,哪家给offer就去哪里。
当然上了幼儿园,娃还不能有丝毫懈怠:
人家还是个宝宝,桌上却已经有3本练习册、6本故事书、3本学科普读物与2本识字书籍...
而这种情况,真的很常见。
2、阶层越明显,家长越焦虑,内卷越严重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会信息更加透明化,家长们自然也会看到在本阶层之外世界的信息,于是越来越多的家长不再安于现状,他们对孩子的期望会越来越高,这个时候,焦虑悄无声息在无限蔓延。
其实早在2018年,教育部已经发布了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严禁幼儿园教授小学课程内容,试图整治“小学化”教育方式和环境。
通知发布后的确取得了显著效果,公立幼儿园全面取消“小学式教学”,私立幼儿园“小学化”的风气也得到改善。
但很多家长刚在这条新闻下拍手叫好,只是“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不听”,这些家长转头又继续将孩子推进内卷旋涡。
直到家长们被折磨到崩溃,跑到网上各种求救,试图逃离这个竞争激烈的内卷圈子。
其实家长越渴望摆脱内卷,就与内卷越纠缠不清。因为现实就是,大家身处这个不得不鸡娃的大环境里,你总会看到别人家的孩子1岁就开始英语启蒙,2岁开始线上外教1对1,3岁开始英语听说...
尽管官方发言不让上幼小衔接,但你只要一转头,就会发现班里超半数的娃都悄悄在补习班里储备能量。你也只能咬咬牙加入大部队,一起参与内卷。
有位家长曾经这么说过:“一线城市的鸡娃,会不断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入学门槛,教育的不均衡更加严重。”
是的,不鸡娃,娃跟不上别人,以后就会被社会好好“鞭策”,所以家长们只能带着娃迎难而上,更上一层楼。
阶层越明显,家长越焦虑,也就带动内卷愈发严重,而这就是幼儿园大型常规内卷化直播现场,每天都在上演真实激烈的竞争。
3、“鸡娃内卷”,能避免吗?
在这场幼儿园内卷化中,除了那些为了下一代而努力拼搏的家长们,当然也有人非常佛系:就读一个普通的幼儿园,让孩子快乐成长不好?
此刻小学老师就要暴躁出场了:“你至少得学好基础啊!”
要知道,小学并非零基础教学,如果你家娃在幼儿园没有建立语数英功底,特别是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你会发现当你的娃和其他孩子一同站在小学一年级同一起跑线的时候,其他孩子不是自行车就是轮滑鞋,而你的娃穿的是双人字拖。
这样能跑赢别人吗?结果显而易见了。
想要超越前面的牛娃确实很难,但是对于这场“幼儿园内卷”,并不是你想不想加入的问题,你考虑的应该是如何在内卷中而是如何进行的问题。
如何适度鸡娃,如何让娃在这个圈子里长久地稳固地学习,这可是要比考虑如何避开这个内卷圈要更有意义。
因为这不是说家长需要强迫自己的孩子去跟牛娃们比,而是——与其为孩子倾尽所有,倒不如为孩子力所能及。
俗话说慢就是快,所谓的人生开挂,不过是厚积薄发。
对于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所需要接受的教育环境来说,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最适合孩子的学习环境和方式,不需要揠苗助长,但也不能顺气自然,放养教育这东西,不适用于每个孩子。
既然无法逃避内卷,那我们就保证孩子走的每一步都是有保障的,至少拼到最后,家长最大的收益,就是培养出了愿意学习、爱学习的孩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