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拧开水龙头,水就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当人们每天接受水的“洗礼”,享受水带来便利的同时,全世界仍有10亿人口用不上洁净的水。据报道,人类每年有310万人因为无洁净水饮用而患病死亡。
如今,随着计量、传感和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水表和系统也从远程抄表逐步向数据管理转型,能够更有效地解决管网和户内漏损等问题。
而位于西溪谷浙大科技园的莱宸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莱宸)就是一家聚焦于智能水表、气表研发和销售的初创公司,同时也凭借着物联网技术,积极拓展智慧水务布局。
先把事情做对 再做规模
2012年,莱宸成立。“我之前从事电表行业10多年,到欧洲考察市场时,发现欧洲的智能水表在计量、通讯等功能上比较领先,但国内主要还是聚焦于远程抄表。调研了几个月,觉得还是可以尝试的,就注册了莱宸科技,并开始寻找创业伙伴。”谈及创业的原因,莱宸创始人郑乐进这样说。
作为一家初创公司,和很多创业者无异,所有事情必须亲力亲为。除了之前有做海外市场的经验外,莱宸基本上没什么资源。隔行如隔山,尤其在仪表行业,以精准、稳定为核心要素,要让国外客户信任一家刚刚成立的小公司,并不那么容易。
莱宸的第一个订单,是巴勒斯坦的项目。“这个客户之前跟我们有合作,当地也有预付费水表的需求,就下了3000台智能预付费水表的试订单。”郑乐进告诉记者,当时公司花了将近半年的时间才完成了交付。
但是这个项目最终没有孵化出来,因为公司原来打算通过性价比来打入海外市场,但产品是在开发过程中是以海外同行的产品为模板进行功能开发的,随着竞争对手的快速降价,项目最终夭折了。
当时团队在总结经验的时候,认为单一的价格优势并不是真正的壁垒。通过用户思维,自主创新,做出差异化的产品,并不断迭代才能保持竞争力。
“我们是一家初创公司,不可能拿大量的资本去试错,所以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是先把事情做对,再做规模。“郑乐进如是说。
基于初创团队对行业的深刻了解,他们很快将目光转向了标准传输规范STS技术,这是一种基于虚拟介质进行数据交换和信息传输的预付费方式,虽然STS标准很早就被提出,但是将它应用在水、气表等表计上却还是件新鲜事。
2014年,莱宸加入STS协会,凭借对用户需求的充分了解,2015年,莱宸快速完成第一代产品研发,同年还获得STS预付费水表以及STS预付费售水系统认证。凭借着这套解决方案,莱宸在东非马拉维成功斩获了第一笔300万的订单,同年,莱宸被评为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
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和当地的环境来设计产品,莱宸迅速成为STS分体远传数字预付费智能水表这个新品类的领先企业,从2015开始公司的营收稳步增长,到2017年实现了盈亏平衡,但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从0到N 超声波水表问世
挨家挨户扫楼,打开水表箱,拍照、记录数据,回到办公室将数据录入电脑,再告知居民应该缴纳的费用。这是传统水务公司的工作模式,国内不少水务公司已经开始用有线集抄,再到现在窄带物联网水表,技术开始慢慢迭代。但是像非洲、东南亚等地还是以机械表为主,由于表计计量不准确、供水质量较差等原因,非洲地区的欠费情况很严重,很多水务公司的应收账款抵得上一年营收。
莱宸针对非洲市场设计的STS分体远传数字预付费智能水表,采用LoRa无线通讯,在实现预付费的同时,还可以实现远程抄表。在预付费充值的方式上,跟当地的移动支付结合,基本上实现了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整个充值计费流程。
郑乐进介绍,该系列水表配有一个CIU(户内控制器),居民在购买充值TOKEN(代币卡号密码)后,只需在CIU上输入20位充值代码,就可直接进行充值,输入两位代码,就可查询具体信息。
第一代产品发布后,莱宸进行了一系列的市场推广,由于产品很好解决了当地自来水公司的问题,并且让居民觉得使用起来更便捷、公平,莱宸在非洲市场上快速站稳脚跟。
而莱宸第二代GPRS智能水表则实现了远程充值、表计数据自动上传、远程开关阀等功能。在此基础上,莱宸又开发了第三代产品——超声波远传预付费水表。
如果不是点破,很难相信这个看起来像小电饭煲的产品是智能水表。
跟传统水表比较,这款超声波水表采用了超声波传感器(换能器),能够测量夜间滴漏。在此基础上,莱宸又开发了表计实时漏水检测和报警的功能,并且保留了STS预付费、物联网远程通信和移动支付集成,基本上实现了所有智能水表的功能。
住高层的居民有个苦恼,一到用水高峰期,水压就上不去,如果二次加压没有得到及时的数据反馈,容易造成管网安全隐患。而超声波远传预付费水表结合了莱宸智能表计信息管理系统LAPIS,在实现传统用户注册、表计数据采集、生成月账单等功能的基础上,更加侧重数据分析。比如水务公司可以随时掌握不同时段、不同片区的用水量情况,将其作为运营决策的数据依据。
随着莱宸的逐步发展,公司更加注重产品的工业设计和人性化设计,研发出的水表不仅颜值高,而且操作很方便,比如抽拉式换电池的接口,容易操作,防水性能也好。
虽然是创业公司,莱宸在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注重知识产权的积累,目前累计取得以及在申请的专利和软著已经超过50项,尤其是这两年申请的专利,发明专利的比重上升较快。
坚守创业初心 同员工一起成长
目前莱宸已经慢慢走上轨道,但是公司成立的前三年连续亏损,因为相信整个行业信息化和数字化转型是必然趋势,整个创业团队才坚持了下来。
莱宸目前已经有60人左右的核心团队,相当稳定,从创立到现在累计离职的人数在个位数。提及公司管理,郑乐进颇有心得。“我们想问题,不能只用老板思维,还得多从员工的角度思考。”郑乐进说,首先一点,是要让公司和员工的长期利益保持一致。
全员持股是莱宸和许多初创企业不同的一点。“2018年底之前加入公司的员工,基本持有公司股份,明年我们打算再做一轮员工持股。”因为大家有了归属感,不再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而且会为了做“智能水表行业最具创新力企业”这个共同目标,携手前行。
建立学习型组织也是莱宸的核心文化。2018年,公司开始实施员工读书计划,每年为每个员工提供800元的购书基金,还会定期做一些读书分享。“希望公司在成长的同时,让员工也不断成长。”郑乐进说,到目前为止公司的组织架构都非常扁平化,就是希望员工没有太多束缚,更能发挥创造性。好的工作氛围,能够快速成长的工作内容,加上长期的激励机制,才是企业能够留住人的核心原因。
今年对很多中小企业来说都是难熬的一年,而同样是创业公司的莱宸,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却仍然保证着供应商货款和员工工资的足额支付。在郑乐进看来,无论外部的环境多么恶劣,企业的信用永远摆在第一位。
除了复工复产外,在后疫情时代下,莱宸的发展脚步也并未停止。“建立海外分公司,一直在我们的计划当中,这也是公司发展的必然趋势,疫情发生后,又进一步推动了这项工作。”郑乐进说,除了海外市场,莱宸也按照原定计划,开始进军国内市场,未来或将从二三线城市入手,争取中端市场客户。
在郑乐进看来,现在国内的智能水表行业还处于头部客户与头部供应商对接的阶段,3—5年后,才会是这个行业真正井喷的时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莱宸在做的正是这种前期的铺垫与积累,只有积累足够深厚,才能够在机会到来时成功实现腾飞的目标。
记者手记
对于公司为什么叫莱宸,郑乐进说是因为公司是从LIAISON(连接)这个英文词汇演变出LAISON这个英文名的,这也符合万物互联的趋势,希望公司能够像莱草一样有生命力,也能够在业内有一席之地。可以期待,未来,莱宸还将通过自主研发的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产品,在智慧水务、智能水表上为行业带来更多惊喜。
同样值得期待的是,随着国内智慧水务系统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业内优质出口型企业将战场拉回国内,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等耳熟能详的公益宣传语,不再仅停留在人的主观行为上,更是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通过自主创新,在技术层面,给予了这些节水宣传最实在的物质保障,让地球不再“流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