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起跳楼悲剧!现在的孩子真的越来越脆弱了吗?
少有的失眠了,那段短短的视频让人觉得那么彻骨的寒冷和遗憾。这场悲剧已经无可挽回了,我们唯一能做也该做的,是阻止下一次的发生。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脆弱,矫情,抗压能力差“?很多家长都很困惑:我们小时候还不是也挨打,生活条件也没他们现在好,照样乐呵呵的。现在的孩子就是事儿多,养娇了。
这样想的家长,你真的错了。下图是著名的“马斯洛五大需求“,直观表述了我们的需求是有层级且逐步递增的。
最基础的是生存需求,我们希望有饭吃有衣穿,不挨冻受饿。接着出现的是安全需求,希望可以平平安安的,不必担惊受怕。这个需求被满足了之后我们会有爱与被爱的需求,希望得到家人,朋友和周围人的认可。再接下来就会产生尊重与被尊重的需要,直到最高层级的自我实现。
过去社会经济水平不高,我们的父辈都在需求底层挣扎奋斗,我们大多数人也留有童年甚至青少年期生活条件清贫的印象,这也使得我们满足于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容易从中获得幸福感。
可是孩子们不一样啊。改革开放这几十年,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代的孩子,是在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大环境下长起来的。一出生,他们就已经站在了需求金字塔的第三甚至第四层级上。
他们需要爱与被爱,需要尊重与被尊重,而这些,恰恰是当代很多家庭亲子关系中所缺乏的!
不能单纯责怪父母,这一代的父母,大多也是在缺乏尊重与爱(特指直接表达的爱与亲密)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加上物质上的匮乏,大家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缺爱,现在学着给予谈何容易?
复刻我们的父母一代“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不仅方便,恐怕还是很多人唯一会的教育方式。
可是啊,在孩子尚在襁褓咿呀学语时,哪个妈妈不搂着抱着哄着亲着?那时你是多么爱着那个小小的肉团子啊,是多么小心地呵护着,期盼着TA健康快乐地长大啊!
有一天,孩子真的长大了,比我们都高了,多好啊!可是,为什么你们不再亲密了呢?你多久没有拥抱着孩子说爱TA,多久没有拍着TA的肩夸TA,你也没有试着去了解TA,学着去依靠TA,甚至你还要恶狠狠地骂TA,气哼哼地打TA,就像当年你的父母一样,理由也依旧是那个“我这都是为了你好!“
不,请你停下来吧,从此刻开始,请你伸开双臂拥抱你的孩子吧,告诉TA你好爱好爱TA。请你们一起坐下来,听孩子对你说话吧,只要你肯耐心听,孩子一定会告诉你TA的心里话。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你是TA最爱的人啊!
孩子啊,也请原谅你们 的爸爸妈妈,他们是爱你的,只是很多时候,他们不知道该怎么爱。原谅他们吧,他们绝不是故意不给你,只是他们自己也从未得到过啊。
推荐阅读: